其實不太記得當初選擇看本場表演的原因為何,『雷雨2.0』是因為大陸演員,『安德魯與多莉妮』(記人名真是本人的一大障礙,再怎麼喜歡,每次要說劇名都得去google一番)是因為老夫妻的遭遇,但『我不在這』可是現代舞啊。說到現代舞不是專注於舞者的肢體線條而分神(很少會弄懂故事性);就是過於沉悶而失神。竟然能盡棄前嫌的買票入場,難道是為了湊滿三張才有套票優惠?

答案無解。

但表演十分好看,異界結合的淋漓盡致,不管音效、旋律節奏,燈光道具,舞者間的肢體,都十足豐富且完美詮釋(每個人心中)各個章節。其中一段,甚至讓人有在觀看舞台劇的錯覺,只是舞者不靠對話在傳達故事,而是結合舞台設計與肢體聲音,好好演了一場。

裡面最讓人驚艷的就是舞台設計,一開始進場時,僅管坐的位子在第二排,但舞台區幽暗的讓人以為地上滿佈碎磚瓦,等人高處用鐵絲欄杆橫空隔出兩個空間;找座位時,聽服務人員建議往高處坐,還以為舞者是要在架高的欄杆處跳舞。但隨著舞者陸續進場躺平,與表演開始後燈光大亮,就知道自己先前的猜想完全錯誤-地上厚厚鋪著的是黃褐色枯葉,橫向的欄杆也許沒錯,但直向的線條一拉高才發現底下連接著一隻隻麥克風(原本藏在枯葉中),有些可以藉舞者的手拉長收音,或是機器控制上升下降,更在某場舞台燈光全暗時,原先該是麥克風頭的地方,在舞台左右各亮起一盞小燈,照亮舞者,懸吊的線也能藉舞者的手擺盪,畫出不同的光影弧度,潑灑在舞者靜止的臉孔與肢體,反倒造成另一種律動感。

這樣繁複又讓人驚喜連連的舞台設計,是很少在現代舞裡看到的(不過,觀看現代舞的經驗本來就少,也許是本人孤陋寡聞),而舞者身上的照明與燈光設計,更是切放自如,一開始投射在四位舞者的手部燈光,隱隱配合肢體節奏,切換得十分有節奏感

此外音樂也是表演的一大亮點。表演現場看得出來有預錄與現場收音的兩相配合,不管是舞者的呼吸說話、DJ台音樂家的現場敲擊、撕紙配音,或是吵雜的背景人聲,心跳聲,整場表演下來,不愧主題是想呈現聲音與記憶的連帶關係,熟悉的聲音用得不少,也有助觀眾投注在其中。而幾次數種聲音音效的結合,卻不顯得雜亂無章,就知道此表演的用心與規劃得宜。

再來就是本人純粹門外漢的舞蹈感想。雙人或三人的舞蹈,特別是三人性別不同時(此表演是一女兩男),(本人)都很容易往三角戀情或是男女情感的互動來做解釋,所以當音樂與舞者表情突然變得愉快的一隻舞碼出現,第一時間很有三人世界的玩樂平和,但隨著女舞者穿梭在兩男間,總是有落單的一人鬱鬱寡歡,直到女舞者趕赴處理,所以男女交往還真是容不下一粒沙的存在。反正現代舞就是隨觀眾自由心證,無所謂對錯。

上面幾點通通提到後,壓軸的是最喜歡的道具(場設)枯葉。不管是舞者在上頭摩娑移動產生的聲響,還是沾附在舞者身上造成的顏色與形狀的不規則變化,都讓原本死硬的舞台與服裝,多了不同的變化與難以捉模的巧妙。也因此大離題地覺得黑色長髮(在枯葉的點綴下)實在美極了。

其實是很想大推該進場觀賞,但表演已結束~而舞台表演這東西,就算有現場錄影(不知道有沒有),其感動都比不上親臨現場。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2013台北藝術節 我不在這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