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12_10151619753606705_1393194738_n
(照片取自台北藝術節臉書,攝影:陳又維)

衝衝忙忙趕買著台北藝術節的演出,繼上周的免費戶外演出作開場後,買票進場的第一齣是來自大陸的演出。事前的研究工作(一向)沒做,對本劇的認識僅止於此。對大陸的演員表演不知為何的刻版印象覺得技巧札實,所以衝著大陸兩字就買票,渾不知雷雨在大陸劇場界的知名度(比擬國外的莎士比亞),更不知導演的手法與創作理念為何。看完演出加上映後座談,十分推薦。明天下午還有一場,似乎仍未售完,如果對小劇場裡的影像同步呈現有興趣,本劇不容錯過。也可順便到公館的水源劇場嚐鮮體驗。

舞台上的畫面設計簡單易懂,後方有三區的室內空間,其中兩間有門互通(或直接從開放的另一面進出),另外兩間居中則有個小巧的假樹空間做取景處。比較有設計感的舞台區只佔了三分之一,離觀眾較近的三分之二,大多數時間是用做工作區緩衝通路用。儘管如此,靠近觀眾的懸吊螢幕下方仍塞入個固定攝影架,做特寫鏡頭拍攝區。介紹至此如果知道導演打算玩得花樣,只能說你真懂!

開演才知道導演藉四台攝影機,搭配腳架或手持,不斷切換同時演出的遠景與特寫畫面,投影在大螢幕上,串成個一幕到底的四台攝影機聯手演出。

儘管講述個兩女一男,不同階級下的男權壓迫女性的簡單故事,主要演員三人,卻不時得由其他人提供手腳四肢、甚或模擬主角視角取景的畫面做穿插。上一幕見女一從床上起身移動,同時也有飾演手部動作的演員就定位,準備待會的特寫鏡頭捕捉,(呈現的攝影取景畫面)一氣呵成而不顯得突兀,事前的校正排練下得苦心不比傳統呈現方式來得簡單。儘管導演採取電影手法來處理舞台劇,但真正的影片拍攝現場也不會毫不中斷的、力求畫面銜接一次到位的瘋狂執著。更別提舞台左方另有音效現場配音,或是樂手現場演奏音樂伴奏,十分充實忙碌的舞台。

說到底,儘管抬頭看螢幕呈現的影像很累人,但觀眾可以自由選擇目光要被嚴肅的工作人員拉去,還是關注主要角色肢體一邊動作的局部特寫演員,甚或不斷切換攝影師/演員身分的其他人,都讓台前的觀眾忙得很。還好本劇只有70分鐘,對觀眾、演員,甚至導演都可說是一件福音。

也因為得忙著在不同的演員/工作人員做切換(舞台上紛紛擾擾,我想少有人能忍得住全程只看剪接拼湊好的影像),觀看本劇並不會有入戲、為劇情感同身受的部分,甚至可說很多時候,是很抽離地在看演員依導演設計好的方式"造假",就好像觀看魔術師變戲法的同時,同時看見舞台後配置好的人力走位,或魔術師衣服手套遮演下機關手法,十足清醒的旁觀而已。

但如果觀看舞台劇的表演只為投射情緒在特定演員身上,又太小看現場演出的魔力與自我催眠特性。

其中唯一一小段沒有攝影畫面的剪接,當女二以外的演員工作人員將兩間房間的道具陸續搬移,推放在前方的工作區時,只見女二仍處在醞釀的情緒間放空,待場景佈置好,眾人排排站在大型道具後方,彷彿成了舞台佈景的一環時,原本只是雜物家具的堆放,在女二的走位移動下,也就順理成章地在舞台上出現一處高聳攀爬孤山,留待女二在這臨時堆砌好的人工場景裡,演完她的心理故事。

至此,你要說本劇只是個玩弄新潮技巧的偽舞台劇作嗎?這個小插曲卻又明白呈現舞台劇的面目,憑著演員的表情肢體動作,把前面將近一個小時剪接出來的影像真實,在一瞬間抹滅得乾淨,且轉換的毫不滯礙。接著出現的影像重製與結尾,又能前後呼應的走完導演想呈現的舞台劇呈現風格,但比起全劇僅靠影像拼貼的方式,我更愛這一小段的岀格,也因這一短暫的攝影機罷工,更讓人反思舞台劇到底是什麼?

媒體影像只能作為配角輔助,還是另有使用方式,本劇給了個很獨到的切入角度。

對我而言,舞台劇本該就有各種可能-只能如何如何,比起傳統守則?只是主事人的缺乏想像與彈性的託詞罷了,就像料理也不該只依循傳統,逃避新知識技法的故步自封。

 

北京觀點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雷雨2.0 2013台北藝術節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