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前往廣達集團的廣藝廳看表演,說是為了這裡的場地可是一點也不為過。加上這次廣藝基金會很有誠意的安排接駁車(從中正紀念堂直達桃園龜山鄉的演出場地,註一),提早購票又是很漂亮的價格與位置,加上休假,不衝去看似乎可惜。

全場80分鐘沒有中場休息時間。舞台上除了懸吊的半透明等人高四張遮板外,另架起一個三面有牆的傾斜演出空間。隨著劇情規劃,三面的牆可豎起或平躺;牆面上大小不一的方格可當作窗戶房門,或在舞台中另闢路徑供演員進出,搬道具上場。全白的佈景服裝道具,在必要時投射各自不同的畫面影像與線條光影。很有趣的設定與科技表演舞台。

但(看也知道接下來不會有好話)...

過度強調科技舞台的缺點是,對劇情與演員表現方式沒多大共鳴。當劇一開始,看見男主角半身探入舞台底下,雙腳高舉在空中找BUG時,對這樣的舞台設計是有驚喜的。但當類似的方式再出現時,就令人轉而注意演員突發(應導演要求?)與不自然的肢體表現,或尚欠說服力的口白語音。如此反客為主的狀況不時出現,整場劇重心不在男女主角身上,倒是超高強的舞台技術(註二)。

觀影時,不由得想到曾經看過的安徒生計畫,同樣有高超的舞台科技,任導演在舞台上大玩人物/場景轉變,卻無礙劇情的感受與情緒的傳遞;或是歐蘭朵中,導演刀斧擺佈的線條很明顯,但在演員的魅力肢體下無損劇情的步調。

不過,拿遠渡重洋能到台灣演出的舞台劇或是魏海敏這樣的人物來做比較,也許過於嚴苛。就期待下一齣的演出為何,至少現階段在舞台技術面上是無庸置疑的。


註一:這樣的好意,讓我一時忘記陌生人們擠滿遊覽車時會產生的狀況。雖然主辦單位很機動地替沒位子的乘客叫計程車,但車上乘客的素質並不是他們能掌握與負責的。約三十分鐘出頭的車程,一直被坐在後面的兩各男生的高談闊論疲勞轟炸,逼得我放下手邊的書。難怪大多數人喜歡戴耳機聽音樂...

註二:除了開場,女主角倒臥在飯店房間地板,延長的影子打在牆上,逐漸擴大成一個短髮的女生人影。沿著牆面從左側走向右邊的大門,門板順勢關上。與結尾時四面牆上的身影轉換,虛實轉移瞬間換人重新出現在舞台上時的奇幻效果,都讓人對科技放到舞台上展現的能量感動不已,但同樣的感動在演員身上卻無法獲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