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4357498057031250315b04tc1_nEO_IMG.jpg 
第二部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依舊要恬不知恥的承認,我不認識王文興與其著作。還好王老師還在,所以本片比起『兩地』多了很多的作家自述。不變的是,還是能聽到/看到不同的作家教授對他的印象評論,與作品的摘錄片段(朗讀與畫面均存)。最驚喜的當是導演藉作家朗誦『家變』文字,配上舞台劇的畫面呈現;或是台大系所重現文學作品的建築模型細節。

王老師的作品不光是用看的,還特別適合用念的:於是老師自己念書配上「卡到音」樂團的演奏;或是座談會上示範教學怎麼唸福建人又笑又驚的一聲狀聲詞。聲音在王老師創作過程中,是他速記大綱所要捉住的片段,也在作品裡流徜而出。透過導演編撰的二十條線索,髣髴也稍稍底了解其人與其作品。

6289357-2556247.jpg圖片出自聯合新聞網
雖然不認識王老師,但從電影裡獲得的片段覺得,他絕非多產的作家。每天寫作兩小時只有35個字,卻見他在自己固定的【牢房】裡敲擊、塗抹、撕扯著,自我專注投射在一小方桌上。對照片中提到目前王老師正著手寫一個長篇故事,已經寫了5、6年,預估還要在十年才會完成,他對文字的推敲可見。而片末王老師本人對寫作、人生空洞的定義與界定,則再次呼應王老師本人極簡生活下的追求。

而『家變』講述父親離家後兒子與整個家庭的變革後,也在當代文壇裡投下震撼彈。甚至同樣有高層非正式要求不得再公開討論此作的限制傳出。到底曾經有怎樣的高壓統治在台灣的文壇上盤旋呢?我這一代的青年(也可以說中年人啦)其實是無感的,但藉電影裡指出出版品與社會間的拉扯角力,仍是可以有所感受。

較之『兩地』著重在早先年文壇上的風潮培養,『尋找背海的人』更著重在作家一人身上,也透過導演筆記後的線索,看似貼近又模糊的建立起文學家的另一種模樣。深深覺得王文興老師除了作品搶眼,其個性也分外不同。

看完本片慶幸影展要延長播放時間,原訂今天要連看兩部的,以截止目前看過兩部的心情,還是一天一部才有吸收寫文的空間。


影像出自官網,可以略窺王老師的內在。

 

後記:很喜歡片中摘錄管管朗讀自己詩作-俺就是俺的片段,找著詩作如下:
(請用山東腔,可愛極了)

俺就是俺
俺就是這個熊樣子
管你個屁事
俺想怎樣
俺就怎樣
俺要愛你
俺就大膽的來愛你
俺要恨你
俺就大膽的來揍你
哪怕你把俺揍個半死
俺要吃便痛痛快快的吃
俺就是這個熊樣子
管你個屁事
俺喜歡走著路唱大戲
俺喜歡在山頂上拉野屎
俺喜歡赤身露體
俺喜歡做愛
俺喜歡寫詩俺喜歡米羅、克利、石濤、八大、徐文長、齊白石
俺喜歡丁雄泉畫的女人
俺喜歡丁衍庸畫的寫意
俺喜歡土裡土氣鄉裡鄉氣的人和東西
俺就是這個臭樣子
管你個屁事
俺喜歡鄭板橋、金聖歎、蘇軾
還有他娘的超現實
俺喜歡那些青銅、那些古畫,那些漢唐以前的玩藝
但是這一些東西總比不上山坡上那棵桃樹那麼滋實
俺喜歡鬼
俺喜歡怪
俺喜歡那些稀奇古怪的東西
俺就是這個鬼樣子
管你個屁事
能愛就愛總不是壞事
俺愛罵人
經常說他媽的
當然你也可以罵他奶奶的
俺就是俺
俺就是這個熊樣子
管你個屁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