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果論,第一階段的片單篩選功夫做得很好。如果時間或金錢無法負擔一次看完所有的電影,在影展進行一段時間後,根據網友的評價自能做出比較務實的選擇。要是有空有錢,且屬於耳根奇硬、不見棺材不掉淚的本人這類人格,就算第一階段的篩選做得再好,還是會衝動的不顧先前的計畫,亂購票一通的,這次的影展會是很好的一帖良藥。因為喜愛眼前為憑者,自然得一肩扛起【不聽網友言,吃虧在眼前】的所有責任:浪費時間與金錢的懲罰。

本來張冠李戴以為陳導的另一作品是『逍遙遊』(導演同樣姓陳),還在心裡暗自評斷這次總算不再走精美畫面配上音樂的路數。沒想到根本是誤會一場。再回頭檢視當初寫『化城再來人』的心得時,果然是同一人執導,有一樣的毛病:畫面的詩作文字與聲音不配合,又聽又看得很累人;畫面的切換還是顯得突然。而這次在詩作的呈現上索性不找人唸了,直接黑底白字顯示在螢幕上,讓觀眾自己看,但耳朵還是不得清靜的穿插著訪談的對話內容。做人一定要這麼貪心,老想兼得嗎?

而本片也是六部作品中,唯一有旁白來串起四大部分與結尾的(容我如嘮叨『逍遙遊』般再抱怨一次,詩人仍在世,為何還要另找藏鏡人代勞?)片段。更進一步,所謂的四部份也切割得匪夷所思。如果禮拜天看的『朝向一首詩的完成』片段組成一個大圓,本片就是用不同大小形狀的部份組成立體派風格的人像畫作(如畢卡索),猛一看以為是在介紹詩人本人,但看完本片對鄭老師的認識只怕還抵不過維基百科里查到的東西。(憑強記只得詩人本名、學生時代的詩人群體與激勵等印象)

如『逍遙遊』給我的感覺-導演已先有了故事大綱才將作家塞入這部電影:詩刊發表陸續中斷外,先前引領現代詩風潮的人物,生老病死在鏡頭前留下現代的模樣。本片主題與其說是鄭愁予老師,不如說是透過詩人的過去與現在,敲響台灣現代詩衰敗的警鐘(或喪鐘)。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在這樣主題不明確的九十分鐘裡,只能時時在心裡低吟「錯誤」。其它的?電影會說話,但說得好壞、清晰與否,因導演而不同。

 

又:看得精神不濟十分愛睏,明日再補照片。(就不知是因愛睏而看不懂,還是看不懂而愛睏-明明是最後一部影展片,卻有很多這次觀看影展片的第一次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