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於朋友傳給我的網頁連結,凱特布蘭琪在裡面女扮男裝獲得最佳女配角,挺吸引人的開端,再仔細一看,才想起去年金馬影展有此片,兩相加權就約好今晚的電影約會。(其實還有希斯萊傑,但非吸引本人主因。)

上網看時刻表,就不由得看見別人短評:難懂、不容易看,不好消化,走出電影院只覺得別人的胃口真奇怪,這樣都難懂,哪其他更艱澀的藝術電影怎麼辦?(話說回來,本人看不懂的電影真的不多,印象中有一部,但想不起片名)不知道巴布狄倫無所謂,本人很開心的看完,只是同樣的被電影燃起對此人的興趣而已。特別是歌詞的內容,引人深思。

正因為不認識其人,對導演採用不同的演員詮釋同一人物不同時期的作法,毫不介意。更因此帶出此人多面、變化的人生階段。而人不是如此嘛?沒有一個人可以從小到老,想法行為個性從一而終。此外生活中本有不同的腳色:員工、情人、朋友、兒女、父母...需要我們去扮演。使用這種方式只是讓人藉由拼湊的方式,去認識了解名人。

其中拉主線的正是凱特布蘭琪。

恰如其分的演活一各纖細、神經質、陰柔的人物,同時極具魅力。讓人在觀影中,不由得感嘆中性女人的魅力無窮無盡(本人這輩子永遠辦不到的事)。

雖說是各個階段,但導演剪接的手法十分高明,也不顯突兀。與劇情搭配恰到好處的歌曲,更是其中一絕。幾乎要被導演牽著走的認為,當初歌曲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創作出來的。

十分值得推薦的電影。不是巴布狄倫的紛絲可以一看,但希斯萊傑的粉絲建議你們別來,他戲份不多,感覺沒什麼發揮空間。連鏡頭最少的班維蕭,我覺得都比他來得讓人印象深刻。極度習慣好萊鄔電影的人也別來吧,因為他遊走在藝術電影與流行電影的中間地帶,沒這麼艱澀、也沒這麼易懂。(想看的人還是可以去看,只要看完別嫌我不公正,電影不好看就好。我可是醜話都先說完了)。


註:寫文章時,又再度映證我真的很不會認西方明星,因為:

有眼睛的人應該都認得出來她是誰吧?但本人第一眼以為她是瑪丹娜,後來看見左下角出現介紹字幕,就默默接受她只是長得像娜姐的某歌手。結果找劇照時,赫然發現下方寫著「茱莉安摩爾」~ 啊~我是沒眼睛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