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_Yang_Mu.jpg 
這次的片單順序真好(老王賣瓜),冥冥之中,前後的電影往往互相呼應,或是出現的詩人作家熟面孔,或是拍攝手法畫面呈現的異同。看完倒數第二片的現在,屢有驚喜。透過林海音,遙想哪個逝去的時代所造就的英雌與社會背景;王文興讓人看見時代有之後,作家個人的自我要求與掙扎;彷彿抗議般,詩人也出現自我尋求不倦的周夢蝶;提到台灣詩壇怎能不談余光中,與現代詩的論戰;銜接林海音離開聯副後的楊牧,又將原本分敘的詩與小說結合為一(註)。

此外拍攝手法也是如此,有相同也有差異處。『兩地』與『尋找背海的人』都採取影像加採訪(本人或故舊、評論者),文字與聲音相輔相成的編排方式,針對作家生平或作品摘錄做上較全面性的大綱介紹。『化城再來人』,雖同樣有著影像採訪同前二片的結合模式,但藉由導演整理出來的一日作息,呈現詩人的生活片段,由觀眾自由汲取拼湊出片中焦點的樣貌。『逍遙遊』試圖用另一個方式來將文字化成電影,但反倒降低觀眾的投注度。難道一定得循前三部模式才能將文字生動轉化在電影螢幕上嗎?剛看完的『朝向一首詩的完成』解答也證實我昨天的疑問與推論。

同樣的電影的長度;同樣以影像的方式詮釋詩作;同樣沒由詩人本人擔當所有的作品朗誦,但兩相比較,毋庸置疑我是比較喜歡今日所看的電影遠遠勝過昨天的。道理何在?

昨天心得裡提到的比重問題,溫導選用模擬影像演譯作品的部份,加起來約不到十分鐘,以整部片長的比例來言,是可以接受的長度(覺得新鮮而不因重複出現而生膩)。由楊牧本人親唸作品的比例不高,同樣有詩人參予其他活動的朗讀片段穿插其中。但導演很用心的商請不同的創作者來獨頌或協力完整詩作的朗讀,分外有趣味,而且份量依舊不貪多的適可而止。更特殊的是,因楊牧作品的國際化與語言的多重性,電影中另請日本與德國的翻譯者,朗讀各自的翻譯詩作。儘管只能透過畫面上的文字得知是內容,無從得知異國語言的翻譯是否順暢。但藉聲音的律動、少有地藉不同語言,來認識台灣的作品(註)。是這部電影在介紹之虞地小小驚喜。前半段由他人朗誦,詩人本人可也沒減少多少鏡頭。透過訪談,穿插同一時期的同學/作家/朋友的言論,佐以褪色的照片,當後半段詩人親上現場朗讀自己的作品時,頭尾的分量比重拿捏得剛好,反倒將先前的期待持續到最後一刻高潮。

詩人作家的生平與作品介紹,溫導選擇了另一條路,卻同樣豐富精采,引人至深。

相較於其他電影的詳盡,覺得本片採用大量的作家對話,與詩作的穿插、其他評論者的評斷來介紹楊牧的存在。不論是高中時期,在父親的協助下陸續出版自己的著作;或是座談會上有讀者拿著葉珊的詩作請楊牧簽名,被主持人特定點出來詢問詩人;或是楊牧夫人探訪舊家,透過鏡頭再度重塑詩人年少形象;有家人、有朋友、有其他創作者、有學生、有很多很多相關相近的人士,更有楊牧本人的對話內容,兜在一起成了塊大圓,沒有誰先誰後時間上的差異,但都代表著楊牧。

一個小時出頭的電影,簡直像個短小精悍的前情提要(電影本事),你想再細究楊牧其人與著作?去翻書讀詩看小說吧,電影起了個勾,把觀眾誘拐上去,剩下的認識就看個人詮釋了。

註:此處並未指幾位老師在台灣文學上的傳承,只是我個人對他們的創作異同產生聯想。
註:之前看「愛因斯坦的夢」,書中譯者提到當時決定由他負責翻譯這工作前,作家要求他現場口譯一段作品,儘管對方不懂中文,但聽其音律覺得他翻譯得很好,故而獲得此委託。電影看到這片段時,不由得想到這段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