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張海報就道盡本片的主要人物與檯面上的權力重心(可惜少了車夫):兩位年輕女子癱軟放空直躺在沙發上,中間的盛裝女士,不管是姿勢還是眼神都抓住觀眾的視線,很有萬人之上的力度,右後方的裸背女子是我私心喜歡的本片女角(身材),左後方臉孔半隱的男子則為追查本醜聞的拼命探員。

今年的台北電影節在安排片單上十分節制,看劇情簡介與點選預告片地一篩再篩。選擇本片除了對它是真實事件改編有興趣,也因此性交易地點發生在瑞典(本片亦由瑞典人出品)。提到瑞典與性交易就讓人聯想到已故瑞典作家史迪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特別是第一集龍紋身的女孩,全書穿插瑞典當地的賣淫/人口販賣/受暴女性的現代統計報告,與本片講述70年代發生的政治風暴,遙遙呼應,甚至中文片名都有暗扣第三集書名的聯想。『食色,性也』而當表面光鮮亮麗的政治人物身涉其中,裡面的權力糾葛/女體買賣,放到現代也屢見不鮮。也讓人在觀看過程中,對奮不顧身的幹員成敗與否,心繫萬千。而現實永遠不是好人獲賞、壞人落敗的結局。

電影一開始透過頻頻出入青少年之家的少女艾莉絲角度,觀看脫離父母與社工人員的現實生活。儘管艾莉絲貫穿本片,但片中對她的原生家庭著墨甚少,幾次現身協助艾莉絲轉換觀護場所的母親,在女兒口中只是個該提供金錢的角色,反觀父親儘管從未現身,卻在一次與車夫的對談,艾莉絲脫口說出父親的好與依戀。說來諷刺的是,希望對少女好但採用方式不妥的社工人員與母親,反不及老鴇帶有目的性地恩威並重,毒品操縱來的有效。更別提整片隱身的政治人物,儘管只是肉體與金錢的利益交換,但對艾莉絲的生活影響,只怕比她之前想得還達來得嚴重。惡意與善意的力量高下立分。

片長140分鐘,老實說對前半頻頻換景,新人物露臉的畫面實在有些不耐。偏生涉入其中的政治人物太多,臉孔裝扮又太過近似,一閃而過後就算下一場的人物再提及,最後也很難分辨到底某某部長,還是高官身陷此風暴。這樣的人名臉孔疲勞轟炸,在一人作業的男性探員讓出現後,自暴自棄乾脆把其它人都視為結構下的共犯,只有他一人清白辦案。這樣的多疑到後來出現合作同事或是高層指示,都不由得在心裡吶喊讓別相信他們。對照到職場,只能說別太輕信同事上司,永遠要有plan B或是保身之道。否則一人力量很難跟整個組織抗衡,最後只是自己天真又連帶拉信任自己的人下水。

撇開政治人物與調查局間的角力共生,當案情曝光一舉抓下涉案的女子時,透過偵訊涉案女子的畫面,一探所謂被壓榨女子們的各自故事。儘管開始也許是老鴇媽媽的循循善誘,但追根究柢在金錢生活的壓力下,有機會賺大錢獲得喘息空間,有何不可?當老鴇因仲介性交易要被關上2年的廣播傳出,只見其中一女憤恨不平地跟不知情餐廳同事說道「我已經連兼兩個班次,臉色當然不好」,畫面更隨她端著食物由油膩黯淡的廚房,一轉到用餐區的光亮,遠方坐在落地窗前西裝筆挺的男士們,也許曾在前幾天的狂歡中肢體交纏,但回到現實,又哪是天地之遙的階級身分落差。

性交易豈不是高低階層互換優勢,一親上流的機會(註)?甚至案情也是在探員挖掘到有未成年少女身涉其中,才將整個風暴的嚴重度拉抬到最高。也埋下追究過程裡,更該趕盡殺絕的時刻。

看完本片其實有很深的無力感。連帶想到昨天聽講座,黃導演提到商業片與藝術片,一為娛樂一為沉重現實,不分好壞但同為觀眾所需要的說法,格外應景。

 

註:儘管如此,我並不認同對於上流社會(或該說物質/別人)的追求該放大到無限制的地步,只著眼自己所缺,過度強化物質慾望。儘管穿金戴銀,晉身光鮮的世界,也不代表你的內在同步追上,反而容易輕忽自己本來所擁有的。大離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