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聚餐時,朋友問起我的拿手菜是什麼,想了一下回答牛排。倒不是自己可稱做牛肉達人,只是剛好那陣子,網購了一批牛小排跟沙朗,退冰下熱鍋雙面煎,靜置後灑上鹽胡椒食用,看心情與冰箱食材決定其它配菜為何。試煎第一塊就遇到瓶頸,不知怎樣才能做出自己目標的火侯,還好失敗的開始造就之後認真找(最簡單的)料裡方式,然後一路採用到存糧全煎完。但要說拿手?還有些不足。網購來的牛排,只有一兩百克重,厚度不到一公分,比之牛排館吃到的厚實牛排,只能說簡單的像冷凍食品般,一點難度也沒有。更別提,尚未試過棕色醬汁的調製或是其它變化。

其實所謂的拿手菜不曾存在。本人最拿手的是以現有食材隨便做出料裡(自吹自擂)。

今晚五點被阿基師的糖醋魚片轟炸得七暈八素(也曾起過油鍋炸雞腿、炸豬排,雖然油炸物好吃也易做,但善後收拾,殘油的丟棄與器具清洗都太費工。所以每次看他們示範都只能望油鍋嘆氣)。去附近的超市買菜,要在松青放膽買菜,短期內荷包都不夠深,所以挑了相較便宜的茼蒿、特價的日本菇跟雞腿肉。冰箱另有沒吃完的青花菜(跟菜心)、大黃瓜,晚餐要做什麼呢?

回到家先把雞腿取出,清洗切去多餘油脂,用叉子戳幾下放入塑膠袋,加入米酒、醬油跟義大利香料,放入冰箱醃製。先起一小鍋燒水*,燙茼蒿、青花菜、菜心、日本菇和大黃瓜(先放大黃瓜所以得先洗切好),電鍋加熱之前冷凍分裝的白飯。只有水煮青菜不會很空虛嗎?靠之後拌入的調味料就不會。茼蒿本身就有自己特殊的味道,也是少許葉菜不調味我能接受直接吃的。先撈起日本菇跟青花菜,瀝乾後加入醬油跟烏醋調味(因為我討厭濕濕的口感,所以稍靜置後醬汁再倒掉),菜心跟大黃瓜稍硬的口感就不調味,直接跟前者放在同一盤上。茼蒿另置一盤。將冰箱醃製的雞腿取出,用餐巾紙吸乾醃料,再沾上煎餅粉(成分:麵粉、鹽巴、玉米粉)入鍋四面煎香後,放入微波爐中度火力微波2分半即可(其實是該放入烤箱的,但遲遲未補進鋁箔紙,小烤箱又不能設定溫度,所以改用微波爐)。不到六點就坐在電視前,享用晚餐。

想到買菜離開松青時,看見在一旁的桌椅區,狀似小學低年級的男孩正啃著王子麵(他一手拿泡麵麵體,一手拿外包裝,所以看得出來),面前桌子放著便利商店的關東煮紙碗。雖然便利商店很方便,台北外食餐廳也很密集,但忙碌賺錢的目的是什麼?追求便利的背後,對自己、家人的身體健康、(下班後)生活的經營又付出多少呢?匆匆一瞥,並未看到跟小男孩同桌的大人是誰,父母,祖父母還是幫傭,無從得知。但想遠了...

又,我並不是要將泡麵或是便利商店汙名化,早起工作的現在,當早餐店都沒開,自己早上來不及料理(很常發生)時,便利商店的早餐系列的確是我的最愛。但除此之外,不是買菜埋頭料理自己要吃的東西,就是寧願走遠些去買便當或麵食吃。個人選擇。泡麵以前很愛吃,自從冰箱有常駐的冷凍白飯後,調味重但沒多少內容物(除了麵)的泡麵漸漸不在採購清單裡,印象所及應該一年以上沒吃過泡麵了。沒什麼購買慾望而已。速食店的漢堡薯條也是如此(約一季吃一次?),碳酸飲料一個月一次(?),等鹽酥雞的癮頭消退,我想自己的飲食習慣就健康的非小時後的自己所能想像-鹽酥雞事實上也只愛吃某連鎖體系的炸雞排,其它貴又不好吃,其實是挑嘴所以越吃越健康~

*如果是單純燙不同蔬菜,一向是只起一鍋水,分批或同時放入(視蔬菜熟度不同)。但某次跟不常做菜的家人聊起,才知她料裡花時間的原因是,不同蔬菜她會另煮一鍋水處理。除非有喝湯的打算,否則都要倒掉的熱水一鍋就好(是我太懶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