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話悶在心裡有些時候,倒也不是多憤恨不平,但大禹治水也是講究疏通而非防堵,所以累積久了的念頭就該一吐為快,至於內文有無其他統計資料、文獻作考證?如果哪天想發文在期刊上,我會考慮,其他?本文只是一抒多日所見所聞,以證明買新筆電是為了寫部落格其他正經事,而非沉迷網路。

一直覺得台灣是個保護多多的國家,上至政府,下至學校家庭,簡直是把愚民政策發揮到極致得上行下效,上下交相賊的好不愉快。深想些,也難怪媽寶、公主盛行,這是民風所致。從小習慣父母照料得好,學校保護得多,出社會在公司得不到關注,就乾脆回家當啃老族,最後父母供不出錢來暴力相向的上社會新聞;在愛情裡得不到對方的善意-誰規定你想跟對方談戀愛,對方就得接受在一起啊?可惜這部分兩老不能代勞,捅不長眼的對方幾刀再自盡或倖存的上社會新聞。這狀況繼續下去,最開心的就是報章媒體-每日一爆,天天頭版腥羶色的滿足閱聽大眾,不用去關注社會角落、監督政府官員的政策行為、國外政局經濟,簡簡單單就有收入,多好。(但壹電視轉售,不知壹傳媒的平面部門會不會人心惶惶,開心不起來)而大多數人罵歸罵,但時間到了或是無聊沒事就開新聞台,或是上網google李宗瑞、凱特王妃等等,好跟上話題才能跟同事朋友聊八卦。

台灣病了嗎?不,我們只是習慣走安排好的路跟生活方式。當離開制式的學校父母壓力,有太多自由反倒不知道自己能做甚麼、想要甚麼。看書,公司不考何必看;藝文活動、運動健身,少了為求畢業的學分,生活外的雜學統統失了吸引力。吃飯上班睡覺中間的空檔該如何過?

若是工作安穩(或為五斗米折腰不敢吭聲)、異性關係安穩或是從缺,念頭一轉乾脆督促政府的政策,但比起核電的存廢、財經政令的發布、勞工權益的監督,更能激起大眾反彈的是店家漲價...之前塑化劑大爆發,奶品漲價,連帶引起超商咖啡飲料調漲時,大眾很自覺的團結起來,不是發起拒喝而是反求政府要求店家不能漲價。像不像小學生打架要老師來主持公道?可惜對方的父母是學校董事,出錢出力財大氣粗,才不管小小導師說什麼,甚至連被打小孩的父母也居人籬下,小辮子被人握著,只好讓小孩繼續被打,連轉校也不能。對照近日,某連鎖餐廳漲價被罵,店家出面道歉調回原價的新聞。只能說,重點從來不在價錢與否,而是後台夠不夠硬。小小連鎖餐廳想漲價,也得等你分店深入各角落,等顧客像中毒般一日不去便覺全身不爽快,你想一次漲上兩成,也不會有人有話說。就算有,等顧客癮犯了自然會回來。至於其他遠來和尚會唸經的引進,價格自然是另一回事。誰跟你苦民所苦,反正還是一堆將美食與流行混淆不分的顧客會上門,這時誰會想到這定價可以買三碗大碗滷肉飯還有找?而之前還沸沸揚揚的嫌吃不起嘞(註)。

儘管報紙某些時候傳達真實,但有些報導也令人哭笑不得,以此解讀社會,會覺得這社會的人都病了,但也許只是記者主編意圖傳達這樣的病缺。其中最討厭的就是針對台北居大不易的統計報導。每次看見新聞說月薪多少多少在台北生活是生不如死,而賺多少才夠呢?重點不是你住在哪,而是你花多少。印象中看過一次統計數字,常有的是天天一杯超商咖啡(還覺得很克制的沒買星巴克比較節省)、手機上網、固定娛樂交際購物費、交通油錢、租屋水電等等,結算下來三萬也是個月光族。都不由得懷疑本人同樣在外租屋,每月拿錢回家,吃沒有天天大餐,但偏愛買比較貴的有機食材,收入僅比2萬2多些但離3萬有些距離,到底是怎麼才能月有結餘?我想自己入睡後另去夢遊兼差而不知吧~更別提某些新聞擷取的卡債族嘴臉,一副別人有自己也該有的理直氣壯,渾不管別人是先天優良有個富爸媽,還是後天打拼努力賺錢找到有錢對象。名牌不是不能有或窮人沒資格買(但要我砸2-30萬買支錶或包鞋,實在困難),而是你為了擁有這東西能付出多少,花多少時間?

還有些話,但打字好麻煩就此打住。

 

註.今日蘋果日報某篇新聞說到心坎裡,本句是因此而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