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629752.jpg  
昨天的預告在今天實現,只能說先前參考網友心得篩選片子的方式是正確的。看本片的過程一邊想起網友的短評:「像powerpoint」、「畫面過於華美但內容空洞(註)」等等十分貼切。所以本片原不在先前挑選的四部之中。片長其實不長,但前半段余光中出現的畫面可說是少之又少,其他作家評論人士也不多,哪最多的是什麼?照詩作內容的畫面,或自然風景或演員模擬圖像,要不是明知余老師仍健在,幾乎要懷疑這是同『兩地』般追思的紀錄片(但楊導演可是利用大量影像資料,穿插訪談弄得熱鬧極了,拿來相提並論真是委屈他了)。

甚至出現大量余老師的詩作片段或全文時,念字的人聲也另有其人,而非余老師本人發聲。咬字清晰但全無感情,逐漸浮現的詩句,的確與powerpoint的報告互相呼應。儘管本片的確是目前看完四部中,畫面取景與配樂最優美華麗的,色彩繽紛十分搶眼,跟音樂也十分協調。但對於認識余老師一點助益也沒有。倒還寧願再多些其他評論老師詩作,或故舊的緬懷舊事。這類編排過的畫面與音樂大概有十來分鐘,如果這是部長約兩小時的紀錄,我會覺得穿插得宜,但當片長只有一半時,這樣的後置畫面就過了。

而當我ㄧ邊懷疑導演與老師是否相處欠佳,導致畫面取得不易,連老師朗誦詩作的聲音都不可得時。後半段風格一轉,出現老師在國小聽學童朗讀自己作品,當下示範如何唸詩;或是在與讀者互動的交流會上念起鄉愁;亦或在海邊取景,余老師拿著紙本臨海風念著作品時,幾乎令人欣喜若狂且略帶疑惑-透過剪輯,陳導演與余老師的確可以撞出這樣的火花,哪前半段是怎麼回事?將詩作具體化的執念,反而在本片裡形成一股格格不入的片段。老實說,我覺得它模糊了本片一開始該專注在作家身上的擬聚力,反倒哼哼蹌蹌繞了一大圈才肯乖乖就位。何苦?

不過,還是能透過影像稍稍對余老師有些了解。不管是年少成名,陸續寫作至今而未中斷。成長過程中在台灣(創立藍星詩社)、遠赴美國留學的社會衝擊與音樂的接觸、『白玉苦瓜』裡的作品透過歌唱掀起台灣民歌界的風潮、在香港面臨傾左派的攻擊、『天狼星』掀起詩派內外的論戰,但透過文人間的對現代詩的定義爭執,反倒使余老師更確定自己的路要往何處去。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

看著詩人講述在高雄的生活,逐漸把西子灣變成「自己的」時刻,就能體會詩人無止盡的創作出版,所為何事。表面恬淡無慾,實際野心甚大。但正是因為這野心,反倒造福千萬讀者粉絲。

註:原句更貼實,但忘記全文只能意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m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